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1400字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的作文1400字 篇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诗人王维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故里就在我的家乡山西祁县,后随父亲迁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山西位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写节日的诗,最忌落入俗套,这首诗高明就高明在避开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两个“异”字,似乎脱口而出,却别有滋味地渲染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从“每逢”二字来看,加倍的孤独感不是这个节日才有,以前的诸多节日已有过。正是孤独感久受压抑,于今尤甚的情形下,诗人把凝聚在内心深处的佳节思亲情结一吐为快。由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语极其精警,为人人心中所有,又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来也就引起广泛的共鸣。不过,前两句毕竟是直赋心源,尚须曲折变化,才能余味无穷。于是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晋朝周处《风土记》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因为这个节日风俗,是采摘茱萸(zhūyuacute;朱娱)花枝插头,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王昌龄有“茱萸插鬓花宜寿”,白居易有“舞鬟摆落茱萸房”,朱放有“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之类的句子。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摘录此类诗句甚多。关键在于此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精心意象,展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九月初九,称为重阳节、重九节。九这个数字,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字,称之为至数。古人特别讲究物极必反的事物规律,而其时在自然气候的征兆上,又是暑热已过,寒秋袭来;百花多数残败,树叶开始飘零;清阳之气逐渐消失,肃杀之意阵阵逼人:预示着寒冬即将来临,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所以在古人眼里,九月九日完全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此时是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便会产生一种不正之气。为了避免邪气中身,便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抗衡。至迟在西汉时期,重阳节就成为固定的节目了。后来在长时期的演变过程中,避邪习俗,逐步被注入了欢快的内容,形成了今天的娱乐形式。
登高,古人本要是为了避邪。唐人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这种情景的写照。茱萸,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燃薰后可以辟虫虺。古人习惯在九月佩戴以驱邪。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乡宁县这天学校一般要放假,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家长们往往要乘兴观看,一块攀缘。
万荣县传统在稷王山举行庙会。赶会的人,都以登高为乐事。
晋北地区登高习俗淡薄,九月九日,年轻人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鸡,属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骑马练射的遗风。近年来,一些青年学生,逢节喜欢相邀结伴,携带佳肴,欣然出游。登高环视,天高气爽,云淡山清,枝头硕果,田园禾熟,往往陶醉忘返。
九九重阳节,今天成了象征老年人长寿的佳节。是日习惯慰问老人。老人们喜欢到门外遛达遛达,锻炼锻炼。体魄强壮者还要登上附近的高处,极目远舒,以壮暮志。
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活动。金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古人在赏菊之时,还习惯痛饮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欢在这天饮菊花酒。多数是在酒中泡点干菊花。晋北一些地方,饮酒喜在门外,称为辞青,意喻告别秋天。
城市在九月九日前后,习惯举办菊花展览。万人空巷,齐睹胜景。山西民间却习惯采一朵野菊花。插在头顶或戴在胸前。
旧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学董牵头,组织村民杀一只羊做饭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时商讨本村下一年的教书事宜,或继续留聘,或另请高明。今天学校教师多为公职人员,不少农村仍然习惯在这一天宴请老师。
九月九日,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闺女,习惯回娘家过节。
九月九日吃枣糕。取意早日升高。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习惯吃寿面。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谚,意思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
重阳节的作文1400字 篇2
今天早上起得很早,一大早(大概才六点吧),我穿好衣服,走出房间,看见爸爸妈妈还在酣睡,心里想:怎么还在睡觉啊,我都起来了!我想当然地把他们推醒。爸爸妈妈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得出来,他们还很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还是挤出了笑容:“哟,起来啦。恩,我们也该起来了。你先去洗脸刷牙吧。”
刚洗漱完毕,爸妈就走了出来。爸爸马上就在厨房里忙开了。我走到镜子前:“妈妈,快来帮我梳头啦!”“来了,来了!”对着镜子,看到的是爸爸忙得不可开交的身影和妈妈认认真真、小心翼翼的帮我梳头的情景。“唉呀,你看你,都多大了还不会自己梳头,以后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怎么办啊!……”妈妈絮絮叨叨地说。
梳完了头,我坐在桌前,望着丰盛的早餐:热牛奶、香甜的果酱配上可口的面包、剥好的鸡蛋……这时,妈妈又坐在我旁边,边看我吃早餐边说:“慢慢吃啊!多吃点,你现在正在长身体,要多补充营养……”我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吃着,心里想:唠唠叨叨真是烦死了。吃完了早餐,说了声“拜”就拿起书包往外冲。妈妈还在后面说:“上课认真听,过马路当心点,作业认真做……”“唉,啰嗦啊!”我在心里长叹道。
到了学校做完早操的时候,教务处主任说什么今天是什么什么节,我没认真听,回过神来,听见了三个字——“敬老节”。我不由得心里一怔,什么节?敬老节?敬老节就是重阳节吧。我从小便没见过我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也是在我六岁时去世的,所以我对他们没什么印象。但在我心里,他们一定都很慈祥,今天又是重阳节,心中不免有点想他们。这时,我陷入了沉思中,今天是重阳节,爸爸妈妈是我们的长辈,我们也应该尊敬他们,为他们做点事,让他们开心。想到今天早上,妈妈那么关心我,我心里还嫌她烦,真是不应该。
难熬的一天终于过去了,我一出校门,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真没想到妈妈会来接我!当我牵着妈妈的手时,一阵温暖涌上我的心头,可妈妈的手却不像以前那么柔软了。跟在妈妈身后,忽然瞥见妈妈两鬓上的白发。咦,妈妈的头发什么时候白了,妈妈的手什么时候变粗了?记得小时候,妈妈的手白白的、嫩嫩的;头发黑黑的、亮亮的。想到这,一阵酸楚涌上我的心头,我强忍着泪回到了家。
到了家,爸爸正忙里忙外地烧菜。一会切肉丝,一会炒青菜……这么多年来,爸爸本来并不会烧菜,但因为我,每天都在学烧不同的菜——为了我能补充营养。
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了,一个人偷偷跑进房间。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流。我翻出了我平时攒的零用钱,决定要为爸妈做点事,让爸妈感到高兴和欣慰。我借口说有事要出去一趟,一出门,就往花店奔去。我买了3种不同的花,加上“满天星”来点缀,用漂亮的包装纸包好,最后用一根红丝带扎紧,附上一张心形卡片,在上面写上“爸爸妈妈我永远爱你们!”;然后直奔点心店,买了一些精致的糕点带回去。在回家的路上,我憧憬着回到家时的情景……
回到了家,发现爸妈不在家,觉得有点奇怪——这时候他们能上哪去呢?不过我充分利用了爸妈不在的这段时间:为妈妈冲上一杯果汁,为爸爸泡上一杯清茶,在桌子当中放上一盘糕点。这时,爸爸妈妈正好回来,原来他们是看到天黑了,而我又出去了那么长时间不回来,很担心我,就出去找我了,看到我在家,才舒了一口气。
我的眼睛里顿时有了一层雾气,我双手捧着花:“爸,妈,这是送给你们的,重阳节快乐!”“恩,重阳节?”妈妈一脸疑惑。“是啊,今天就是重阳节啊。这三朵花分别代表我们一家人,‘满天星’包围着这三朵花,代表着幸福包围着我们,红丝带把它们紧紧扎在了一起,说明我们是一家人,是永远不会分开的!”
爸爸妈妈显然非常惊喜,而且桌上的东西让他们感到很欣慰。爸爸妈妈欣慰地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看着我们一家人围在一块一起吃着晚餐,这种幸福真是难以言喻的。
望着爸爸妈妈,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以后报答你们!我以后不会再惹你们生气了!……”
后记
第二天一早,爸爸妈妈还是很唠叨,但此刻,爸妈的唠叨却不再感觉烦人,而它在我心中多了一份温馨,一份快乐,一份满足……
重阳节的作文1400字 篇3
期待着春姑娘晓我的期盼,期待上帝听到了我的祈祷。期待着用心感受一季美丽,用爱打扮所有的圆地。期待春天的期待。终于到了“山门口”,我们打算先做专门晕人的中巴车上到半山腰,然后坐索道上山,然后步行下到半山腰,再坐中巴车下山。第二天的早晨,我还在努力画画呢,可可还是没有什么进展。突然,旁边有个大姐姐走了过来,高兴的说:“哟,你在画画,你这是画的什么?要不要我教你?”我连忙点头,后来她说是只要你发自内心地去画,首先要多这个要感兴趣,然后发挥你们的创造力,把你脑子里想的给画出来,不管好看不好看,你只要多练习就会画得好,你想想看,有些著名画家也不是以前画不好,现在还不是画家啊。
清晨,我向往常一样坐在钢琴的面前,弹奏着贝多芬的创曲《献给爱丽斯》。随着音乐,我仿佛被带到了沙滩边,看着美丽的天空,吸着新鲜的空气。出乎意料的是,我被贝多芬的音乐,带到了海滩……
“怎么搞的,防守那么差,进攻手段单一。射手都变水手了,太水货了“。看到他如此紧张,我在一旁边点头边回答:“没错,怎么那么水。“每当广东队进球后他都会很激动地叫好,特别在魔界分数差距很小的时候,他根本坐不住,仿佛他在篮球场上一样,而我在一旁无奈的看着他。球赛完了,输了,他在埋怨地说着,我在之前都猜出广东队会输的了,防守不好,教练不会安排战术,如果我是教练肯定会在那个时候暂停安排战术。他总是在自我安慰着…就这样,这样的夜晚在不断复制,持在此次调查中,5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重阳节已经过去了,但与此有关的一条新闻却仍发人深省。重阳当日,解放日报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访的年轻人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知道重阳节,但不晓得重阳节与尊长敬老之间的关系。
“怎么搞的,防守那么差,进攻手段单一。射手都变水手了,太水货了“。看到他如此紧张,我在一旁边点头边回答:“没错,怎么那么水。“每当广东队进球后他都会很激动地叫好,特别在魔界分数差距很小的时候,他根本坐不住,仿佛他在篮球场上一样,而我在一旁无奈的看着他。球赛完了,输了,他在埋怨地说着,我在之前都猜出广东队会输的了,防守不好,教练不会安排战术,如果我是教练肯定会在那个时候暂停安排战术。他总是在自我安慰着…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是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重阳节的作文1400字 篇4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重阳节主题作文篇【五】
金黄的树叶离开了树梢,在空中如蝴蝶样飞舞,最后以柔美的弧度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黄,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点缀,渐渐的,秋天的韵味浓了起来。秋天又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节到了。我踏上了家乡的路。往日泥泞的小路。如今还十分亲切,路旁的景物依旧。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因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阳节,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一切。更难免让人触景伤人,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亲爱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欢声笑语,又在我脑海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强烈。
几年前的一个重阳节。那时外公还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很活泼很可爱的“老小孩”,因为他有一颗常青的心,又有宽广的胸怀。他的笑。是那么爽朗、清澈又慈祥,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边的人。
可生老病死—这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终究让外公从此成为过去,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回忆,徐徐的落下,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长大了,明白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何谓亲情,明白在世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一切。
如今重阳节,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习习秋风,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又值重阳,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滑到了山间,像一只泛黄的大石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心里默念着,踏向了归途……
重阳节的作文1400字 篇5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做为老人节。
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这一星期天中,我们老师让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等。我突然心血来潮,准备,在星期天给来我家串门的姥姥洗一次脚。
“凡凡,凡凡……”哦,我姥姥来了,我赶忙把姥姥请进屋里。赶紧把妈妈叫来。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赶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顿时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摇摇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天特意为您洗一次脚。”姥姥说:“呀,灿灿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便更加仔细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干净的脚,喜出望外。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完美!即使在平时,我也会多多的为长辈做事。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初中生!
有意义的重阳节作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秋高气爽,菊花怒放的季节迎来了今年10月19日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节。在这一天是让老人们登高休闲更是为了让人们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我的奶奶是一位退休老师,学校在这一天给她祝寿,不仅安排了精彩的节目和庆祝礼仪,还送给她一个精美的大蛋糕呢!晚上,奶奶请全体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顿团圆饭,也顺带着过重阳节。18:00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的一家都到齐了,晚餐开始了,奶奶烧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红烧鸡肉,糖醋昌鱼,阳澄湖大闸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缭乱,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气的先吃起来了。大家边品尝美味的菜肴,边谈着一些天南地北的三海经,说说笑笑,有多么的亲热又是那么的和谐啊!接着我们举起酒杯,为奶奶庆祝生日。
大家酒足饭饱后,一起在大厅看起有关重阳节的电视节目,我和哥哥可闲不住了,为了能使爷爷奶奶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我们负责给他们捶捶背。过了一会儿,奶奶把大家又召集在餐着前,猜猜我们要干什么呢?吃蛋糕呀!哥哥把灯点关了,然后由二伯把一个莲花式样的烛心点着了中心,“啪!”,那朵莲花奇妙的开放了,大家都被吓了一跳,但紧接着美妙的生日歌音乐响起来了,家人个个笑逐颜开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奶奶露出了激动的神情,等烛心吹灭,二伯母亲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的分给大家吃,甜蜜的奶油香浓的蛋糕,真诱人啊!哥哥一口气吃了三快,还变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花猫”当然我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最后妈妈给奶奶和爷爷各做了一碗长寿面,我抢先祝福一声:“祝爷爷奶奶福如东山,寿比南山”。他们笑了,笑的那么满足,那么慈祥,那么快乐。
这是一个我过得最愉快,最有意义的重阳节。
重阳节的作文1400字 篇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诗人王维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故里就在我的家乡山西祁县,后随父亲迁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山西位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写节日的诗,最忌落入俗套,这首诗高明就高明在避开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两个“异”字,似乎脱口而出,却别有滋味地渲染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从“每逢”二字来看,加倍的孤独感不是这个节日才有,以前的诸多节日已有过。正是孤独感久受压抑,于今尤甚的情形下,诗人把凝聚在内心深处的佳节思亲情结一吐为快。由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语极其精警,为人人心中所有,又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来也就引起广泛的共鸣。不过,前两句毕竟是直赋心源,尚须曲折变化,才能余味无穷。于是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晋朝周处《风土记》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因为这个节日风俗,是采摘茱萸(zhūyú朱娱)花枝插头,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王昌龄有“茱萸插鬓花宜寿”,白居易有“舞鬟摆落茱萸房”,朱放有“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之类的句子。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摘录此类诗句甚多。关键在于此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精心意象,展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九月初九,称为重阳节、重九节。九这个数字,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字,称之为至数。古人特别讲究物极必反的事物规律,而其时在自然气候的征兆上,又是暑热已过,寒秋袭来;百花多数残败,树叶开始飘零;清阳之气逐渐消失,肃杀之意阵阵逼人:预示着寒冬即将来临,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所以在古人眼里,九月九日完全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此时是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便会产生一种不正之气。为了避免邪气中身,便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抗衡。至迟在西汉时期,重阳节就成为固定的节目了。后来在长时期的演变过程中,避邪习俗,逐步被注入了欢快的内容,形成了今天的娱乐形式。
登高,古人本要是为了避邪。唐人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这种情景的写照。茱萸,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燃薰后可以辟虫虺。古人习惯在九月佩戴以驱邪。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乡宁县这天学校一般要放假,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家长们往往要乘兴观看,一块攀缘。
万荣县传统在稷王山举行庙会。赶会的人,都以登高为乐事。
晋北地区登高习俗淡薄,九月九日,年轻人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鸡,属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骑马练射的遗风。近年来,一些青年学生,逢节喜欢相邀结伴,携带佳肴,欣然出游。登高环视,天高气爽,云淡山清,枝头硕果,田园禾熟,往往陶醉忘返。
九九重阳节,今天成了象征老年人长寿的佳节。是日习惯慰问老人。老人们喜欢到门外遛达遛达,锻炼锻炼。体魄强壮者还要登上附近的高处,极目远舒,以壮暮志。
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活动。金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古人在赏菊之时,还习惯痛饮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欢在这天饮菊花酒。多数是在酒中泡点干菊花。晋北一些地方,饮酒喜在门外,称为辞青,意喻告别秋天。
城市在九月九日前后,习惯举办菊花展览。万人空巷,齐睹胜景。山西民间却习惯采一朵野菊花。插在头顶或戴在胸前。
旧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学董牵头,组织村民杀一只羊做饭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时商讨本村下一年的教书事宜,或继续留聘,或另请高明。今天学校教师多为公职人员,不少农村仍然习惯在这一天宴请老师。
九月九日,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闺女,习惯回娘家过节。
九月九日吃枣糕。取意早日升高。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习惯吃寿面。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谚,意思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
重阳节的作文1400字 篇7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我所在的城市——上海,这里没有山,仅有的也只是小山丘,即使登上去,也无法感受“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的意境,可这丝毫没有减退我们上海人对重阳节的兴致。在大大小小的糕点店里,都摆满了插着彩色旗子的重阳糕。社区里也组织开展重阳节的活动。这次,我校欢乐团队的主题也是重阳节。在我乡下的外婆家,那儿的重阳节才叫热闹呢!到那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到大山下,开始登高。这么多人一起爬山,别提多有趣呢!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每当此时,我都要打个电话给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祝他们节日快乐,因为这是他们的节日,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明遗产,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就在眼前了,让我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度过吧!
又是一年重阳节
又是一年重阳节。这是个多雨的季节,潮湿的空气里流淌着思念的味道,萦绕在心头,挥散不去。深秋的雨,透着彻骨的寒,也是人们思念的季节。
一个让人思念的季节。我思念一切。风吹落叶轻起,远了雁的啼鸣,近了冬的脚步。几片将丝丝悲凉侵袭心房。看着片片黄叶随风而落,在秋风的肆意中时起时落,仿佛自己将要面对一腔离愁,阵阵寒意浸湿心头……
真不知道自己为何总这样多愁,一片落叶,一丝秋风,都能勾起我满心的哀愁。看着在秋风中挣扎飘零的落叶,我是否无法读懂它曾经的情怀。不知道它是因为追风而去,还是它已没了停息的枝头。于是,真不知道是该为它追风的情怀感动呢?还是该为它被枝条抛弃而伤怀。人们说:“秋风起兮催人泪,旧梦醒时心已碎!”秋天总是梦的季节,可又是一个富有争议的季节,有人为它的累累硕果而展露笑颜,有人为它的落叶飘零而泪流涟涟……
现在早已是深秋季节。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峰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雾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在此刻却灿烂不起来。这时,秋风萧瑟的吟颂,弹奏出一曲秋的哀怨。无意中摇曳着路两旁静静地垂柳,述说着她的忧愁和凄凉,告诉我,秋意已浓到及至。
我的愁思就好像这个深秋季节,她谱写着我的心歌,带着我放飞的鸽子任意飘荡,飘向天堂……
飘向我记忆的深处……
曾经想在秋风中,给自己一个承诺,将自己如水的情怀在深秋尽情释放,然后在梦幻中沉醉。当秋风凉了深邃的夜,流走了所有的梦幻。我才明白,原来所有的承诺都来随风飘散。当风过无痕的悲凉浸入心扉的时候,那风中的承诺便没了曾经的踪影,没有丝毫印记。那时,我是否只能把最美的承诺放在我诗篇的首行,让那跳跃的醒目时时勾起我不想淡去的记忆,然后用心书写今生最感动的故事……这自然界的生生死死,不过是红尘的一瞬。那一菩提,一壶酒,还有这一磐明镜,一个沉浸湖底的凡心,将尘埃惹尽。俱往亦,万事云烟忽过,尘土两相依。
人不过也如此……
重阳节的作文1400字 篇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诗人王维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故里就在我的家乡山西祁县,后随父亲迁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山西位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写节日的诗,最忌落入俗套,这首诗高明就高明在避开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两个“异”字,似乎脱口而出,却别有滋味地渲染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从“每逢”二字来看,加倍的孤独感不是这个节日才有,以前的诸多节日已有过。正是孤独感久受压抑,于今尤甚的情形下,诗人把凝聚在内心深处的佳节思亲情结一吐为快。由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语极其精警,为人人心中所有,又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来也就引起广泛的共鸣。不过,前两句毕竟是直赋心源,尚须曲折变化,才能余味无穷。于是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晋朝周处《风土记》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因为这个节日风俗,是采摘茱萸(zhūyú朱娱)花枝插头,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王昌龄有“茱萸插鬓花宜寿”,白居易有“舞鬟摆落茱萸房”,朱放有“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之类的句子。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摘录此类诗句甚多。关键在于此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精心意象,展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九月初九,称为重阳节、重九节。九这个数字,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字,称之为至数。古人特别讲究物极必反的事物规律,而其时在自然气候的征兆上,又是暑热已过,寒秋袭来;百花多数残败,树叶开始飘零;清阳之气逐渐消失,肃杀之意阵阵逼人:预示着寒冬即将来临,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所以在古人眼里,九月九日完全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此时是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便会产生一种不正之气。为了避免邪气中身,便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抗衡。至迟在西汉时期,重阳节就成为固定的节目了。后来在长时期的演变过程中,避邪习俗,逐步被注入了欢快的内容,形成了今天的娱乐形式。
登高,古人本要是为了避邪。唐人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这种情景的写照。茱萸,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燃薰后可以辟虫虺。古人习惯在九月佩戴以驱邪。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乡宁县这天学校一般要放假,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家长们往往要乘兴观看,一块攀缘。
万荣县传统在稷王山举行庙会。赶会的人,都以登高为乐事。
晋北地区登高习俗淡薄,九月九日,年轻人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鸡,属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骑马练射的遗风。近年来,一些青年学生,逢节喜欢相邀结伴,携带佳肴,欣然出游。登高环视,天高气爽,云淡山清,枝头硕果,田园禾熟,往往陶醉忘返。
九九重阳节,今天成了象征老年人长寿的佳节。是日习惯慰问老人。老人们喜欢到门外遛达遛达,锻炼锻炼。体魄强壮者还要登上附近的高处,极目远舒,以壮暮志。
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活动。金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古人在赏菊之时,还习惯痛饮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欢在这天饮菊花酒。多数是在酒中泡点干菊花。晋北一些地方,饮酒喜在门外,称为辞青,意喻告别秋天。
城市在九月九日前后,习惯举办菊花展览。万人空巷,齐睹胜景。山西民间却习惯采一朵野菊花。插在头顶或戴在胸前。
旧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学董牵头,组织村民杀一只羊做饭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时商讨本村下一年的教书事宜,或继续留聘,或另请高明。今天学校教师多为公职人员,不少农村仍然习惯在这一天宴请老师。
九月九日,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闺女,习惯回娘家过节。
九月九日吃枣糕。取意早日升高。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习惯吃寿面。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谚,意思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
重阳节的作文1400字 篇9
今天早上起得很早,一大早(大概才六点吧),我穿好衣服,走出房间,看见爸爸妈妈还在酣睡,心里想:怎么还在睡觉啊,我都起来了!我想当然地把他们推醒。爸爸妈妈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得出来,他们还很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还是挤出了笑容:“哟,起来啦。恩,我们也该起来了。你先去洗脸刷牙吧。”
一
刚洗漱完毕,爸妈就走了出来。爸爸马上就在厨房里忙开了。我走到镜子前:“妈妈,快来帮我梳头啦!”“来了,来了!”对着镜子,看到的是爸爸忙得不可开交的身影和妈妈认认真真、小心翼翼的帮我梳头的情景。“唉呀,你看你,都多大了还不会自己梳头,以后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怎么办啊!……”妈妈絮絮叨叨地说。
梳完了头,我坐在桌前,望着丰盛的早餐:热牛奶、香甜的果酱配上可口的面包、剥好的鸡蛋……这时,妈妈又坐在我旁边,边看我吃早餐边说:“慢慢吃啊!多吃点,你现在正在长身体,要多补充营养……”我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吃着,心里想:唠唠叨叨真是烦死了。吃完了早餐,说了声“拜”就拿起书包往外冲。妈妈还在后面说:“上课认真听,过马路当心点,作业认真做……”“唉,啰嗦啊!”我在心里长叹道。
二
到了学校做完早操的时候,教务处主任说什么今天是什么什么节,我没认真听,回过神来,听见了三个字——“敬老节”。我不由得心里一怔,什么节?敬老节?敬老节就是重阳节吧。我从小便没见过我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也是在我六岁时去世的,所以我对他们没什么印象。但在我心里,他们一定都很慈祥,今天又是重阳节,心中不免有点想他们。这时,我陷入了沉思中,今天是重阳节,爸爸妈妈是我们的长辈,我们也应该尊敬他们,为他们做点事,让他们开心。想到今天早上,妈妈那么关心我,我心里还嫌她烦,真是不应该。
难熬的一天终于过去了,我一出校门,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真没想到妈妈会来接我!当我牵着妈妈的手时,一阵温暖涌上我的心头,可妈妈的手却不像以前那么柔软了。跟在妈妈身后,忽然瞥见妈妈两鬓上的白发。咦,妈妈的头发什么时候白了,妈妈的手什么时候变粗了?记得小时候,妈妈的手白白的、嫩嫩的;头发黑黑的、亮亮的。想到这,一阵酸楚涌上我的心头,我强忍着泪回到了家。
到了家,爸爸正忙里忙外地烧菜。一会切肉丝,一会炒青菜……这么多年来,爸爸本来并不会烧菜,但因为我,每天都在学烧不同的菜——为了我能补充营养。
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了,一个人偷偷跑进房间。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流。我翻出了我平时攒的零用钱,决定要为爸妈做点事,让爸妈感到高兴和欣慰。我借口说有事要出去一趟,一出门,就往花店奔去。我买了3种不同的花,加上“满天星”来点缀,用漂亮的包装纸包好,最后用一根红丝带扎紧,附上一张心形卡片,在上面写上“爸爸妈妈我永远爱你们!”;然后直奔点心店,买了一些精致的糕点带回去。在回家的路上,我憧憬着回到家时的情景……
三
回到了家,发现爸妈不在家,觉得有点奇怪——这时候他们能上哪去呢?不过我充分利用了爸妈不在的这段时间:为妈妈冲上一杯果汁,为爸爸泡上一杯清茶,在桌子当中放上一盘糕点。这时,爸爸妈妈正好回来,原来他们是看到天黑了,而我又出去了那么长时间不回来,很担心我,就出去找我了,看到我在家,才舒了一口气。
我的眼睛里顿时有了一层雾气,我双手捧着花:“爸,妈,这是送给你们的,重阳节快乐!”“恩,重阳节?”妈妈一脸疑惑。“是啊,今天就是重阳节啊。这三朵花分别代表我们一家人,‘满天星’包围着这三朵花,代表着幸福包围着我们,红丝带把它们紧紧扎在了一起,说明我们是一家人,是永远不会分开的!”
爸爸妈妈显然非常惊喜,而且桌上的东西让他们感到很欣慰。爸爸妈妈欣慰地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看着我们一家人围在一块一起吃着晚餐,这种幸福真是难以言喻的。
望着爸爸妈妈,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以后报答你们!我以后不会再惹你们生气了!……”
后记
第二天一早,爸爸妈妈还是很唠叨,但此刻,爸妈的唠叨却不再感觉烦人,而它在我心中多了一份温馨,一份快乐,一份满足……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zuowen/huatizuowen/jierizuowen/2016-09-23 081818/700820.html